人物| 當年珠海為何“下血本”建那麼好的機場?
提到中國航展的成就,繞不開珠海機場的建設曆史。上世紀90年代初,珠海斥巨資建設當時全國最具現代化的機場,引來不少争議。作為當年籌建的親曆者,餘榮霭這樣評價:“特區精神就是要‘敢為人先’,一定要做的事無論多困難都必須要做好。”
餘榮霭
重大工程破解交通“三無”困境
“機場于珠海的意義,十分重大!”餘榮霭回憶說,在珠海經濟特區成立之初,珠海還是一個“無機場、無港口、無鐵路”的“三無”城市。
當時,許多海外投資者、實業家滿懷期待地來到珠海,但實地考察、分析珠海當時的交通狀況後,高昂的交通成本讓他們紛紛皺眉搖頭。餘榮霭說,“建設一座對外開放的城市,必須構建一個陸海空立體化交通體系。”
推動經濟特區發展,基礎設施建設勢在必行。上世紀80年代末,珠海機場的建設提上日程。1992年5月,“珠海市興建現代化機場”計劃獲得國家批準。同年,建築工程師出身、多年從事城市規劃工作的餘榮霭,被任命為珠海機場原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。
1992年12月28日13時50分,随着西區炮台山“轟隆”一聲巨響,1.2萬噸TNT的連鎖式爆炸,成為當時世界爆破史上最大規模的爆破。自此,珠海機場的建設正式拉開序幕。
“工期緊、工程量大,當時建設珠海機場的壓力非常大。”餘榮霭說,從國家正式批複到機場規劃建成通航,隻剩下不到兩年半的時間。“雖然壓力大,但所有參建者都團結一心。那幾年春節我們都是在工地過的,大家沒有抱怨,一心隻想把這個事做好。”他說。
最終,珠海機場僅用了兩年零三個月的時間,完成了一個通常要六年才能建好的大型機場。1995年,珠海機場正式通航。按照設計,珠海機場每年可滿足1200萬人次的旅客吞吐量,是當時國内最大的機場之一。
力排衆議高标準建設全國領先機場
“珠海機場建設之初,當時市委、市政府就考慮引進航空航天博覽會。”餘榮霭回憶說,建設一個具備航空航天展覽要求的機場,需要對标國際标準。但按照當時規劃,作為完全由地方自籌資金建設的珠海機場,高标準的建設無疑讓資金難題“難上加難”。
修建珠海機場跑道就是當時争議的焦點之一。1993年,在珠海機場開始大規模建設之時,珠海是按照國内最高4E級标準來修建的,機場跑道設置為4000米長。在此之前,國内還沒有建設過這麼長的機場跑道。
“如果跑道長度滿足不了今後參展飛機的飛行需求,僅僅考慮眼前客機的需求,那後來的‘中國航展’也就無從談起。”餘榮霭說,盡管當時争議紛紛,但是為了更長遠的城市發展需要,建設者們仍然按照既定規劃标準,排除萬難建成了當時全國領先的珠海機場。
餘榮霭說,“建設一個重大基礎設施工程,一定要有超前的意識。”回想起當時的争議,他說,“隻要有利于城市長期發展需要,我們應該要克服短期的、眼前的困難。如今珠海機場的發展,是對當時質疑聲音最好的回應。”
1996年的秋天,人們期待已久的首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開幕。從那時起,中國航展逐步走向世界。數據顯示,首屆中國航展簽訂了16個項目價值近20億美元的合作協議。經過20多年的發展,第十二屆航展簽訂各種合同、協議及合作意向書逾569項,成交各種型号飛機239架,總價值超過212億美元。
珠海機場
超前規劃留下發展伏筆
距離珠海機場不遠處,珠海航空産業園已成為這座城市另一張靓麗名片:培育全球最大水陸兩栖飛機鲲龍AG600、建成了賽斯納、西銳等國際領先通用飛機生産線、湧現出中航通飛等一批全國知名航空航天領域龍頭企業……
中國航展的國際化平台,為航空産業園的騰飛奠定基礎。而兩者共謀發展的伏筆,仍然藏在當年珠海機場的規劃建設中。
“珠海機場建設之初,我們就劃出了一部分産業用地。”餘榮霭回憶道,為了建設一個與國際水平比肩的機場,當時建設方實地走訪了全球多個國家。在深入考察國外機場的運營理念後,“我們借鑒了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的規劃思路,在珠海機場附近預留了一部分區域,作為日後航空産業園的發展用地。”
上世紀90年代初,珠海以機場為核心預留了逾15平方公裡土地,規劃建設航空城。2009年底,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複同意建設珠海航空産業國家高技術産業基地,珠海航空産業迎來新一輪的發展。從一片荒土起步的航空産業園,到2018年底已擁有航空類要素項目79個,投資總額逾711億元,初步形成了航空制造和服務産業體系。
“随着珠澳合作深入推進,珠海機場乃至珠海航空産業鍊将會迎來新一輪的蓬勃發展。”餘榮霭說,“珠海機場當初‘超前’的規劃,在日後成為了城市發展的寶貴機遇。特區建設者一定要‘敢為人先、敢想敢幹’。”